马琳当年有多厉害?张继科:打法很落后,却是神一样的存在!

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6686体育集团官网6686e8 > 新闻动态 > 马琳当年有多厉害?张继科:打法很落后,却是神一样的存在!

马琳当年有多厉害?张继科:打法很落后,却是神一样的存在!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6:49    点击次数:118

“马琳那打法,放现在看就是‘老古董’! 可人家愣是拿了4次世界杯冠军,外加奥运金牌。 “最近张继科直播时一句话,直接把前国乒名将马琳送上热搜。 所有人都想不通:在横板弧圈球称霸的时代,一个坚持直板推挡的“老派”选手,凭什么能把世界冠军当白菜一样薅?

马琳的“绝活”根本不是拼力量,而是靠脑子。别人打球像开坦克,他打球像绣花,愣是用“绣花针”般的小球技术,把对手逼到发疯。 当年连王励勤这种“人形暴龙”都能被他遛得满场跑,王皓更是被他用“吸星大法”吸到奥运决赛心态崩盘。

一、直板推挡玩出花

上世纪90年代,乒乓球圈流行一句话:“直板快攻已死,横板弧圈当立。 ”欧洲人用横板两面弧圈球横扫乒坛,中国传统的直板快攻因为反手漏洞太大,直接被判了“死刑”。 马琳偏不信邪,抄起直板就硬刚。

别人反手要么横打、要么爆冲,他却把直板推挡练成了“万能胶”。 对手抡过来的球,他能用推挡“吸”短、“切”转、“顶”快,甚至推着推着突然变个节奏,对手刚要发力,球就轻飘飘落网了。 当年刘国梁吐槽:“和他打球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,你越使劲,他越开心。 ”

他的台内技术很厉害。别人搓球只是过渡,他搓球能搓出“吸力”。球过网后像被磁铁吸住一样,直接往网下钻。 2008年奥运会对王皓那场,他一个摆短直接把球“粘”在网前,王皓伸手去够都够不到,全场观众看得倒吸凉气。

二、赢球靠的不是手,是心眼子

马琳有个外号叫“世界杯先生”,因为他从2000年到2006年连拿4次世界杯单打冠军,创下历史纪录。看过他比赛的人都知道,这哥们儿赢球从来不讲武德。

2000年世界杯决赛,他对阵韩国猛男金泽洙。 对方反手生胶拍得啪啪响,马琳却全程“耍阴招”:发球时假装要偷袭正手大角,结果手腕一抖变成极短下旋;金泽洙刚想侧身爆冲,他又突然来个“侧切”,球拐着弯往边线飘。 韩国解说当场哀嚎:“这哪是打球? 这是变魔术啊! ”

到了2008年奥运会,他的“心眼子战术”更是登峰造极。男单决赛对阵王皓,马琳全程不发长球,就用短球把王皓“锁”在台前。 王皓想拉弧圈? 他立马搓个转不转;王皓想摆短? 他直接一板挑打爆冲。决胜局10-9赛点,他发了个看似普通的逆旋转,王皓接发球直接下网。后来技术分析显示,那个球带着诡异的侧拐,旋转强度堪比洗衣机脱水模式。

三、三次世乒赛痛哭,却成就最狠“复仇剧本”

要说马琳职业生涯最大的遗憾,肯定是三次世乒赛决赛输球。1999年输给刘国梁,2005、2007年连续被王励勤逆转,领奖时他哭得像个孩子。 正是这些惨痛失利,逼出了史上最疯批的“复仇者”。

2005年上海世乒赛,丹麦选手梅兹放出“海底捞月”高球,把郝帅、王皓都打崩了。 马琳上去直接“玩阴的”:你放高球? 我就吸短! 梅兹刚退到中台准备抡臂暴扣,马琳突然把球轻轻一碰,球贴着网子就下去了。 这场面重复了七八次,梅兹气得直捶桌子。 ”

2008年奥运夺冠后,马琳对着镜头嚎啕大哭。 这眼泪憋了整整9年。从1999年第一次世乒赛失利开始,他每天加练3小时台内球,把发球练到手指磨出血泡。 教练吴敬平说:“他摆短摆到能控制球弹跳次数,别人摆两下球就出台,他能让球在台上‘跳芭蕾’。 ”

四、横板时代最后的直板艺术家

如今乒坛清一色横板两面反胶,老球迷说起马琳,还是会激动得拍大腿:“他那不叫打球,叫搞诈骗! ”他的发球旋转能让摄像机拍不清球路,他的侧切卸力能让对手拉空拍子,甚至他的假动作能骗过裁判。

张继科说过一句大实话:“和马琳打比赛,你总觉得拳头打在空气里。 ”这话听着玄乎,数据不会骗人:职业生涯18个世界冠军,对阵王励勤胜率55%,对王皓关键战全胜。 就连国际乒联都服气,专门给他发明了个词叫“马琳区域”,指对手被他台内控制逼到无法发力的绝望状态。

现在年轻人学球,教练早就不教直板推挡了。 每次许昕秀出“背后击球”的神操作时,老球迷总会想起那个满脸是汗、永远贴着肌肉贴的直板之神。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:在绝对的老六面前,什么先进技术都是浮云!



上一篇:海南省财税学校7年聚力“职教出海”,培育国际视野人才

下一篇:上期所就铸造铝合金期货、期权合约征求意见

Powered by 6686体育集团官网6686e8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